佐鶴鳴一聽,心下一怵,連忙又拜倒,道 :「是師侄糊塗!該打二十大板!」
「嘿嘿!你倒給自己算便宜了!該多打十大板!起來吧!」那人笑道。
「稟師叔,我們師兄弟三人十多年未見師叔,甚是掛念!師叔若當真要閉關時,請移駕到觀中,由我等『護關』,便不怕人叨擾!」佐鶴鳴恭敬地道。
「呵呵!你話中有話,閉關就閉關,何必說『若當真要閉關』,『若當真』這三字豈不是懷疑老道沒有閉關之心?該打二十大板!嘿嘿!」老道長說著吹鬍子瞪眼睛。
于遜不明所以,只聽這老道老要打佐鶴鳴屁股,不悅道 : 「兀你這老道,倚老賣老嗎?閉關很了不起嗎?說打人屁股就打嗎?」
未想這老道卻哈哈大笑,道 :「你這小朋友,倒另有高見,說來聽聽!」
于遜正色答道 : 「高見沒有,倒有『親見』!幾年前,我爹在村尾柳阿姨屋中閉關,被我撞上。俺爹說和柳阿姨正在閉關,叫我千萬別說出去!爹還是給了我幾文錢買好吃的東西!哪裡須打屁股?你這老道不給錢就算了,還打啥屁股!」說罷憤憤不平。
眾人一聽,除皇甫峨不知所以外,餘人皆呵呵大笑。
于遜卻莫名其妙,道 :「有啥好笑!不能兩個人一起閉關嗎?」
所謂「閉關」是一個人獨自居於一屋或洞穴,要有送入關的儀式,閉關人進去後,「護關」人將紅布貼在門外或洞外。從此起,閉關人只能在閉關區活動,每日一餐由護關者送入,換洗衣物和排瀉物也由護關者處理,亦不可相互說話。
這老道長正是當今武當派掌門人陸逍遙的師叔,也是前任掌門人梅和謙的現存唯一師弟,名喚狄次天,江湖人稱「捕風鷂」,「捕風」讚其身影比風還快,「鷂」讚其武藝招招如鷂子般迅速。
「天下武功,惟快不破。」狄次天的武功特點就是一個「快」字,又自創「快活十三掌 」掌法,是以有人稱其為「快活散人」。
狄次天生性活潑,喜愛遊樂,任何事在他眼裡都是快活的,是以師父去逝後,便告別掌門師兄,四處雲游去了。後來掌門師兄去世,他回了一趟武當派,住了二年,便又離開武當山,大江南北到處走動。
這日來到嶗山遊憩,聽說風鶴皋等三師兄弟尚在清宇宮主持,便不聲不响由牆外躍進九宮石陣中,練他這幾年來新創的內功,也不急著和風鶴皋三人會晤。肚子餓了便出去捕野味,烤來吃了。如此這般人物怎能真的「閉關」,豈不要了他的命。
狄次天笑畢,道 :「鳴兒,我帶你們覷好玩的烏鴉!」
狄次天說罷領著五人來到「震位」小坵,朝洞口一指,笑道 :「裡面有一個西藏喇嘛和兩個黑衣笨蛋!」
佐鶴鳴和皇甫崧等人往洞裡一瞧,弱光中見一個穿紅衣的喇嘛和兩個黑衣人,一動不動的躺在地下,眼睛直瞪,嘴張流涎,身旁散落一只金剛杵,一柄短刀和一把腰刀。
佐鶴鳴一見便知這三人被點了要穴和啞穴,是以動彈不得。卻不明白此三人怎會被點了穴道癱在洞裡。
於是轉身覷了狄次天一眼,道 :「請問師叔,這是咋回事?」
狄次天正要回答,卻聽兩聲大呼 :「師叔!您老人家可好!」「你老別開溜!」
只見風鶴皋和劉鶴舞一路奔來。
原來輪流守衛石陣的小道士見有外人,又聽佐鶴鳴稱其為「師叔」,知是前輩高人,便跑去向風鶴皋稟告,風鶴皋和劉鶴舞一聽,便知是暌違十餘載未見的師叔「快活散人」狄次天。
二人心下一喜,啥話也沒吩咐門人,拔腿便奔將過來,似乎怕狄次天轉眼間又「開溜」了,他們知道師叔有這「惡習」,經常現身一會兒便又消聲匿跡。
風鶴皋三人原是前武當掌門人梅和謙的三師弟莫和煦的弟子。只因為莫和煦發生意外早逝,梅和謙便指定二師弟曲和善傳授武功。
曲和善自己也有多名弟子,照顧不來,風鶴皋三人只好半學半自練,但練武功要更上層樓,必需在關鍵緊要處有所體悟,才能突破原有境界。
狄次天與莫和煦友誼最篤,見三師哥的弟子無人教導,便不時點撥三人武藝,助風鶴皋三人突破武功緊要處,但每回稍加點撥後便不見狄次天的人影,開溜了!
後來武當派的外觀「清宇宮」需要人主持,狄次天便跟陸逍遙推薦風鶴皋三人,於是三人離開武當山,到清宇宮來住持。
狄次天見風鶴皋,劉鶴舞二人,風馳電掣般的趕來,心中自是欣喜。待二人趕到拜倒欲行禮時,運氣至掌,雙手各抓一人手掌,想將二人托起,卻料想不到風,劉二人也自然氣貫手掌,與狄次天內力相抗,竟托不起二人。
驀然間,狄次天仰天長嘯,收手說道 :「你二人這十餘年來,內力倒增長不少!老道不是你們對手了!」
風鶴皋笑道 :「師叔內功天下少有,已臻化境,我倆人適才使了十成力,才勉強抗衡師叔單手五成之力,我倆恐怕再練二十年也是蜉蟻撼樹啊!」
所謂「千穿萬穿,馬屁不穿。」風鶴皋說完,狄次天又是一陣大笑,說道 :「皋兒,鳴兒,舞兒,你們可知這三只烏鴉卻來幹啥?!」
風鶴皋三師兄弟皆搖頭。狄次天笑道 :「這三只烏鴉今晨天剛亮時來這兒嘰嘰喳喳,四處轉悠,干擾老夫閉關清修,老夫一怒之下,出手料理了。點了他們啞穴和要穴,叫他們閉嘴躺著休息。」
狄次天頓了一下,說道 :「你們問問是啥門道?來這裡有何圖謀?尤其那穿紅衣西藏僧人來攪啥局?!」
眾人一聽,劉鶴舞踏進洞穴,氣貫指尖,先在那紅衣喇嘛身上「天突」,「缺盆」,「膻中」三穴道一點一推,欲解開啞穴,哪知這喇嘛紋風不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