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說到孫秀才說服那老翁將尚方寶劍出賣。翌日一早,孫秀才把劍搭在肩上,悠哉悠哉唱著山歌,出門去尋找甘蔗園。
走著走著,但見山青水秀,柳岸花燦,不禁贊嘆「好一個地靈人傑的所在。」必是人才濟濟。
孫秀才正在玩賞景物,不遠處傳來一陣笛聲,清心幽揚。不久,岔路那頭轉出一頭牛來,牛背上騎著一個戴著斗笠的牧童,手持短笛。
「誰家吹笛牧野中,半隨斷聲半隨風。清晨曙光暮晚鐘,絲絲入耳似瓏玲。」牧童吟唱詩句由遠而近。
孫秀才聽了這詩句,迎上前去,笑容可掬,拱手道 :「請問小哥,這歌是何人所作?!恁般動聽!」
「是家主黃先生所作!先生望哪裡去?!」牧童問道。
「去尋甘蔗園!找園主把肩上這劍賣了削甘蔗!好換得幾兩錢維持生計!」孫秀才無奈地說。
那牧童一覷劍鞘斑斑點點,便哈哈大笑道 :「這劍賣給道士作法還差不多!」
「你這娃兒,不知這把劍『怒斬龍虎,截水斷魚。』,這你就不識貨了!」孫秀才夜裡已試過這劍,確是鋒利無倫的劍,信心滿滿地答道。
「能否借小子一觀?若是好時便教我家主人高價買了!」牧童充滿好奇地問。
孫秀才聽後也不多說,拔劍往路邊一塊大石劈下,大石立時劈成兩半。
秀才傲然大吹大擂說道 : 「別說劈掉華山,連西藏高原都劈成幾塊豆腐!長白山削成平原!長江黃河劈得改道!」
牧童瞧得目瞪口呆,說道 :「先生此劍欲賣多少兩錢?」
「當面議價!不接受仲介!現金買賣!」孫秀才佔高風地喝道。
【筆者注】" 瓏玲" ,似金玉般清脆的聲音。與"玲瓏"小巧可愛不同意思。
牧童略讀過書,聽孫秀才扯大旗 敲大鼓 吹大牛,不禁好笑,說道 :「我有一詩,恰能顯這寶劍厲害無比!」
孫秀才「噢~」一聲道 :「吟來聽聽倒也無妨!」
牧童搖頭晃腦,吟道 :「誰家寶劍這般長?獨劈華山切西藏。長江黃河似斷腸,削平長白如探囊。」
吟畢,拍牛前行,回首看著孫秀才呼道 :「恁般長的寶劍!小心摔倒!莫把那尼泊爾 不丹 也削了!」
牧童走後,孫秀才又肩搭著劍到處尋覓,來到一片種梅子的菓園。但見一大群麻雀在梅林上盤旋飛落,兩個人坐在大槐樹下相對無語。
孫秀才湊近過去,見是一個和尚和一個菓農,兩人瘦骨嶙峋,似乎多日未進食物。兩人見到孫秀才,硬撐開眼皮,覷了他一眼。
孫秀才疑惑問道 :「二位仁兄怎地這般?有難處不才願意幫忙!」
那菓農唉聲嘆氣,道 :「我倆已三日未吃東西了!仁兄可有吃的東西?!」「這倒沒有,我也二日未進食了!肚子著實餓得緊!」孫秀才無奈地道。
「不過你們至少有那梅子裹腹啊~怎會到如此地步?!」孫秀才看著梅林追問道。
「仁兄有所不知,那梅子一長出來,便被那群蕞鳥搶吃光了!這群麻雀嚇不走! 趕了又來 ,來了又趕。我想抓幾隻來烤了吃,我這出家的兄弟卻教我不可殺生!」菓農說完話轉頭瞧著和尚。
「阿彌陀佛!善哉!善哉!」和尚唸道。
「都快餓死了,還在善哉善哉!真是不可理喻!我原也是不殺生的,但這時刻天災人禍,又應另當別論!」孫秀才酸那和尚道。
那菓農聽後撐起身來,說道 :「和尚兄弟,老哥顧不得了,今日要開殺戒!」
「善哉!善哉!」和尚又唸。
「老兄,咱們如何捉這些麻雀?!」孫秀才問道。
那菓農想了片刻,說道 :「牠們會飛,咱倆又不會飛!卻是如何是好?!」
「依我琢磨,我先爬上旁邊那株樹上,待麻雀停在梅樹上時,你拿竹桿去嚇唬牠們,我便飛身而下,用手中寶劍亂砍一番,必定要有幾隻被掃到。咱們便有得吃了!」孫秀才得意道。
兩人說著,卻見那和尚流下淚來。秀才一愣,心道 : 我也來流些淚,悲天憫人一番。於是向菓農比手畫腳,指指眼睛,又指指那澆菓樹的水缸。
菓農會意,兩人走向水缸,掬出水來抹在臉上,走到和尚面前,孫秀才假裝嗚咽道 :「今日殺生實不得已,願我佛慈悲……。」
和尚見兄長和孫秀才滿臉是淚,動了惻隱之心,說道 :「兩位兄長『揮淚斬麻雀』的心情我是理解的,你們去斬吧!」
孫秀才裝出黯然神傷,說道 :「今日『孫秀才揮淚斬麻雀』,乃是大仁大義之舉,我不能看著兩位餓死,也不能看這些麻雀糟蹋人!」
兩人很快掃傷十幾隻麻雀落地,即刻生火烤麻雀,香氣正濃時,只聽那和尚說道 :「留一隻給我!今日『孫秀才揮淚斬麻雀』,我不能落後,也要『和尚拭淚烤麻雀』!」三人哈哈大笑,飽餐一頓。~~~
【筆者注】"蕞"音唸「最」,「小」之意,如『蕞爾小國』,很小的國家。 "撮"音唸「錯」,「堆起 摘取」之意,如『撮土為香』『撮文要點』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