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這一日,天氣陰涼,杳無絲風。孫秀才肩搭著尚方寶劍來到溪邊。

 只見溪岸上一大幫人,鬧聲雜沓,恰似炸了鍋。

 

 【筆者註】" " 音「踏」,是『眾多而重複』之意,如'紛至沓來' " "音「咬」,是『渺茫  毫無』之意,如 '杳無音信'  '杳無人煙'   

 

孫秀才趨進前一瞧,但見一個道士一手抓著銅鈴「噹噹」地響,站在法桌前,一手持著桃木劍緩緩舞劍作法事,唸咒燒符,滿頭大汗。

 旁邊幾個乩童賣力演捉鬼戲。

 溪岸上擺著三具孩童大體,家屬哭得驚天動地如喪考妣。

 孫秀才忙問身邊人道 :「這是演哪齣戲?」「我們剛才做過法事要超渡水裡惡鬼,」那人說 :「卻是沒有效果!現在換茅山道士下場作法!

 孫秀才一聽這話蹊蹺,方轉頭看說話的人,卻原來是個和尚。

 孫秀才不禁一笑,續問道 : 「惡鬼有幾個?害死多少人?

 「有三隻鬼!打從三年前到現在已經溺死二十餘人!每回作法超渡都無效,牠們就是不肯離開這條溪!」那和尚嘆口氣道。

 孫秀才納悶道 :「這條溪是公家的!牠們倒佔住了?」

 「是啊~牠們說道光年間就住這裡,是原住民,怎麼趕牠們也不走!」和尚說道。

 「牠們害人嗎!?還是怎地!?」孫秀才追問道。

 

和尚道 :「這倒不知其詳!不過牠們經常附身在漁民或洗衣婦女身上作怪,驅之不去!除非招魂有術,談判成功,牠們才會離開!」過得半刻,突然寂靜無聲。

 只聽道士嘆了一口大氣,道 :「實在沒辦法!牠們說誰來也沒用!除非聖旨到。牠們是道光年間朝廷的官,因剿匪被殺害在這溪裡!閻王爺也拘提不走牠們!

 和尚道:「我早說牠們在等聖旨!可現在是民國了,卻去哪兒請聖旨?就算有皇帝,也不會睬這種事!

 孫秀才插嘴道 :「連那鍾馗也對付不了牠們?

 「沒用的!幾次扮鍾馗要捉牠們,下到溪裡,卻差點連鍾馗也變鬼!」老道士說道。

 孫秀才一聽,心道 : 這鬼是道光朝的官,我這把道光尚方寶劍看來派上用場了。

 孫秀才想畢,喝道 :「今日教我遇上了!我來收拾牠們!

 

 眾人一聽,見是個秀才打扮的大漢 ,均想 : 道士和和尚都不管用了!這人頂個屁用?!

 孫秀才向老道士拱手道 :「道長,可否借一套道服和法器?

 那道士倒是乾脆,也想看好戲,二人身形差不多,便脫下道袍給孫秀才套上,把法器放在法桌上。

 孫秀才先把尚方寶劍擱在桌上,右手拿起木劍揮舞,左手拿著響鈴「噹噹噹」一陣亂搖,隨後喝道 :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!爾等三個惡鬼聽著,敕令馬上離開這條溪,否則立斬不赦!

 

 「放你媽的狗屁!啥太上老君!咱們不認識!」水裡飄出話來。

 「真武大帝也不認得嗎?」孫秀才喝道。

 「哈哈!當然認識,來幾十回了!咱們和他說不攏!」溪中飄出話來。

 「道光皇帝認識嗎?」孫秀才喝道。「這……這……當然……認得聖上!」水裡聲音微顫。

 「既認得聖上,認得聖上的尚方寶劍嗎?」孫秀才道。

 「哈哈!當然認得!你用手上這只破木劍想嚇唬誰啊?」水中聲音哈哈大笑一陣。

 孫秀才拿起法案上尚方寶劍,捧在手上,搖身一變,頓時變成欽差大臣。

 孫秀才喝道 : 「汝等可識得此劍!?」半晌,水中無聲無息。

 孫秀才裝模作樣,面北而跪,奏道 :「啟稟聖上,微臣今日要斬三個罪臣!」言罷,站起身來,將那尚方寶劍望溪中一指。

 

 那尚方寶劍突然發出一道金黃色亮光,直射水面。

 孫秀才自也驚訝不已,心道:難不成這尚方寶劍真有靈驗?!

 於是大膽喝道 :「都給我現身,本欽差要問話!」話音剛落,只見溪水上隱隱約約跪著三個穿舊官服的「鬼官」。

 孫秀才怒目而視,三鬼哆嗦著喊道 :「奴才見駕!吾皇萬歲萬萬歲!聖躬康泰!」溪邊眾人不禁瞧得目瞪口呆,一時鴉雀無聲。

 孫秀才捧著尚方寶劍,喝問道 :「你三個為何死在溪中?從實招來?

 「奴才等和匪徒搏殺,寡不敵眾,被追殺至此,投溪自盡!」一個水鬼道。

 

 孫秀才回顧那老道士,問道 :「牠們先前也這般說嗎?」

 「不是!不是!牠們是出小差,敵前逃亡,被匪徒在這裡截住殺了,丟進溪裡的!縣誌上有記載!騙不了人!」老道士回道。

 孫秀才聽罷,劍指三鬼,佯怒道 :「汝等第一句話便說謊!想糊弄本欽差?哪有這般容易!

 「是!!奴才等開小差是尿急,要尋個地方小解,然後再回頭殺去!不是逃走!」一鬼應答道。

 「小解應找隱匿處,怎地跑到溪邊來亮胯下傢伙?!不怕污染水源嗎?!」孫秀才這一問,眾人聽了笑得前仰後合,嘻嘻哈哈一陣才停頓。

 「怎不回話!?難道你們小便能射過溪嗎?我可不信!」孫秀才妙語戲問道。眾人又是一陣謔笑,大快人心。

 那三鬼被問得瞠目結舌,不知如何回稟欽差大人問的話。

 沉默半晌,一鬼操著閩南口音回道 :「稟大人!『少年放尿射過溪,吃老放尿滴著鞋。』奴才們都上年紀了,沒有把尿射過溪的本事!

 

【筆者註】「少年放尿射過溪,吃老放尿滴著鞋。」是台灣諺語。意為年輕人膀胱有力,小便能從溪這頭射過那頭。年老了膀胱無力,小便滴滴答答地經常滴到鞋子。

 

 眾人又是大笑,那三鬼尷尬得無地自容。

 孫秀才調轉話題道 :「為何不轉世輪廻?重新投胎?

 「啟稟欽差大人,轉來轉去不知會不會轉成豬或狗,或蝦蟹?那就不妙了!」一個鬼回道:「奴才們沒把握,所以不轉!

 「那大和尚要引渡你們去西方極樂世界,不用再輪廻,卻為何不去?」孫秀才問道。

 「啟稟大人,來了太多和尚,不知跟誰走才好?有幾個把奴才們引到半路就不見了,奴才們還是自己摸路回來的呢!」一鬼埋怨道。

 

 孫秀才不禁一哂,問道 :「那些道士驅魔降鬼,卻也拿你們沒辦法,是何原因?!

 「稟大人,那些道士功力不濟,符咒亂畫亂唸,怎動得了奴才們?!而且三天兩頭來作法,吵得奴才們心煩,才故意附在漁民或婦人身上和道士較勁!」一鬼回道。

 「為何溺死這些孩子?!」孫秀才正色怒斥道。

 「稟大人,這些小孩是自己玩水溺斃的,跟奴才們無關!」一鬼無辜語氣地回道。

 「噢~此話當真?!」孫秀才語氣緩和下來道。

 「奴才們怎敢欺瞞聖上?!冒那又被斬一回的風險!」一鬼回道。

 「好吧!你們離開這裡,發配到……這個嘛?」孫秀才一時想不起把牠們發配去哪兒好。

 「稟……稟……大人,可……別發……配配……到那裡去!」一鬼求情道。「哪裡?!怕成這樣!?」孫秀才摸不著頭腦道。

 「紫禁城啊~」那鬼回道。

 「哈哈哈!怕當太監!?怕被皇上再斬一次!?」孫秀才突然明白道 :

 「好吧!發配你等三人去北極,教你們凍得不會作怪!

 「奴才們遵旨,謝主隆恩!」三鬼謝恩。

 瞬間,溪上鬼影漸漸消失,在場百姓歡呼稱慶。從此這條溪不再有鬧鬼的事情。

 

 孫秀才脫去道袍,把尚方寶劍搭在肩上,向道士和及和尚一稽首,揚長而去。

 後來鄉誌裡記載這段實事,並留有後人讚嘆孫秀才的一首詩。

 

 詩曰 :「溪裡逍遙三隻鬼,道士和尚瞎窮追。 一旦遇上孫秀才,尚方寶劍嚇死鬼。」

 鬼不嚇死人已屬萬幸,孫秀才卻嚇唬得鬼差點又死一次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石斛笑壇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石斛大俠 的頭像
    石斛大俠

    石斛大俠的部落格

    石斛大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